导读
近年来,OLED已经在大尺寸TV上逐渐得到应用,但良率低、成本高一直阻碍其普及化应用。作为全球面板巨头,华星光电正利用印刷显示技术,着力加大在背板、材料、工艺、设备、设计、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研发,不断降低大尺寸OLED成本,提升显示性能表现,目前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2019中国国际OLED显示大会上,华星光电AMOLED产品设计部部长曹昆以“聚焦印刷技术,探寻大尺寸显示新路径”为主题,分享了华星光电在大尺寸印刷OLED技术上的探索与规划,以及大尺寸显示市场发展趋势。
IHS相关数据分析,未来三年,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呈现下降趋势,但智能手机、TV、商显和车载显示都将稳步增长,其中TV与商显市场增长趋势明显,尤其体现在尺寸和面积上。曹昆表示,“未来市场对大尺寸的需求将非常旺盛,以电视为例,一方面电视尺寸在逐年增加,大概平均每年增加1.2吋;另一方面电视分辨率不断地提升,其中4K电视的渗透率已经超过90%。”
他认为,随着全球电视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育赛事的拉动,预计到2021年8K TV出货量将达到270万台,未来几年渗透率还会快速攀升。同时,他也表示,除了尺寸和分辨率之外,TV主要以画质来评判,主要包括色域、灰阶、刷新频率和HDR几个维度。目前电视的色域已经基本达到DCI-P3的标准,未来进一步往BT-2020演进,而刷新率也全面发展到120Hz。
华星光电AMOLED产品设计部部长曹昆
曹昆也指出,未来电视技术还将不断更新发展,在外观和形态上将朝着尺寸更大、厚度更薄、边框更窄、更美观、更清晰的方向发展。他也表示,未来显示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同时,多种显示技术也将呈现并存发展的趋势,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OLED在色域、HDR、对比度、轻薄、透明和可卷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OLED技术进入大尺寸领域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曹昆认为,OLED整体将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高端大尺寸OLED市场;二是从从高阶向主流市场下沉,“在这个过程中,OLED成本显得格外重要。”
曹昆介绍,当前大尺寸OLED主流技术分别是WOLED、印刷OLED、QD-OLED,“WOLED的寿命相对比较稳定,技术比较成熟,但成本非常高;QD-OLED现在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仍有技术和量产性的问题,比如要克服蓝光寿命和量子点材料问题;印刷OLED的材料利用率比较高,且目前有中尺寸的产品问世。”他表示,随着材料性能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未来2-3年,大尺寸印刷OLED显示产品将逐渐普及化应用。
目前,华星光电已把印刷OLED技术作为未来大尺寸OLED量产技术的主要开发方向。曹昆介绍,“印刷OLED不光具有成本优势,实际上与WOLED相比,在广色域和高分辨率上面也有一定优势。”他表示,WOLED由4个子像素构成,而印刷OLED仅有3个子像素,因此在高分辨率方面,印刷OLED有一些优势,同时随着量子点电致发光技术不断成熟,印刷OLED可以利用QD-OLED的器件,提高色域以及降低成本。
曹昆表示,华星光电聚焦印刷OLED显示技术,探寻大尺寸显示的新路径,重点从背板、材料、工艺、设备、设计、系统等进行系列技术攻关:
“华星光电在背板技术上采用IGZO TFT技术,重点从结构和制程方面取得突破,大大提升器件稳定性;在材料上开发疏水性的Bank 像素定义层材料,且并行开发OLED 和 QLED材料,应对未来高色域显示需求;在墨水性能和制程工艺上,优化打印膜面均匀性,提高印刷技术工程化能力。”
曹昆介绍,在行业内ETL墨水技术空白的情况下,华星光电自主创新,研发出可印刷的ETL墨水,性能优于蒸镀ETL。这项技术在实际量产应用中将很大程度节约设备成本。
同时,他也介绍,华星光电大尺寸OLED量产驱动补偿技术主要为:TFT Comp、OLED Comp以及Bad Pixel Comp。
华星光电在SID2019上展出的31吋4K印刷OLED样机
近年来,华星光电印刷OLED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绩,比如在SID2019上展出了31吋4K印刷OLED样机,以及展出了透明3D印刷OLED产品。曹昆也指出,印刷OLED仍然存在材料成熟度不够、核心设备缺乏、基础专利集中垄断等问题,也希望业界精诚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印刷OLED需要解决的难题。
转载:亚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