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9-26 09:49:03
作者:小慧
不久前被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折叠屏手机最终还是由三星率先发布上市。三星这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的面世可谓一波三折。早在今年2月份三星就将样机送去评测,结果,闪屏、断屏、铰链断裂、屏幕鼓胀……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在样机出现种种问题后三星决定推迟折叠屏手机上市。于是在9月初,Galaxy Fold在韩国正式出售,售价239万8000韩币,折合人民币约14271元。不得不说韩国的三星死忠粉确实多,Galaxy Fold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据韩国媒体报道,有用户反馈,Galaxy Fold 左右屏幕不同步,滚动起来像波浪。而此前三星向公众透露有关屏幕的相关问题都已经解决。当用户向三星方面咨询相关售后问题时,三星表示这是大屏幕的特性,仍有无能为力的地方,不予退换。
1、三星告诉你折叠屏手机研发有多难
市面上各大品牌的折叠屏手机故障频发,很多设备仍处于概念阶段,全球最热的两款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也由于各种潜在问题推迟发布,如今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相对“冷静”——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
如果你要问题折叠屏手机从研发到量产有多难,三星或许可以更好的回答你。
三星可以说是最早研发可折叠屏手机的厂商。早在2008年,三星便首次展示了可弯曲的OLED屏幕。随后的美国CES 2011上,三星展示了可弯曲的AMOLED屏幕手机原型。
▲三星于2008年展示的可弯曲OLED屏幕(图片来自互联网)
2014年,三星发布了一段折叠屏手机的概念视频。从形态上来看,内折设计便是三星Galaxy Fold的原型。
▲三星于2014年公布的折叠屏手机概念视频(图片来自互联网)
随后,三星折叠屏手机不断出现“跳票”事件,直到2017年所有传言才终于尘埃落定。
“等我们完全准备好时就会发布可折叠设备,预计在明年(2018年)”,2017年三星CEO高东真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而事实证明这次的三星并没有“扯谎”。
“三星折叠屏手机传闻真的非常久,从我上高中,直到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它还没有真正量产。”有三星老粉调侃。
2018年11月,在三星年度开发者大会上,三星首次公布了自家的Infinity Flex新折叠显示技术。随后的2019年2月,三星Galaxy Fold正式发布。
▲三星Galaxy Fold
如果从三星可弯曲的OLED屏幕首次曝光算起,三星折叠屏手机的研发进程整整用了10年,而这还不算2008年之前的研发时间。
然而这10年超长的研发战线并没有给三星带来技术上的真正成熟。同时这10年来,折叠屏手机的供应链也并没有因此而完善。2019年4月,三星Galaxy Fold便由于铰链和屏幕保护层设计上的缺陷而推迟发售。
知名拆解机构iFixit表示,“由于铰链设计缺乏防水、防颗粒物的保护,以及铰链两端的7mm缺口,灰尘等外部杂质会很容易进入到敏感的AMOLED面板内部,从而导致故障发生。”
▲三星Galaxy Fold铰链设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星相继推出了三项全新专利,并提出了三方面改进措施,从而确保了三星Galaxy Fold在推迟五个月后终于上市。
事实胜于雄辩,即使你(三星)拥有目前全球最强大的OLED屏幕研发条件和完善的产业链,但也无法保证在折叠屏手机的研发上拥有100%的把握。
2、折叠屏玩家众多
即使难如“登天”,即使未来市场份额可能不会很大,但是面对一个新兴的、可能成为未来的智能手机细分化市场,没有一家手机厂商会“冷眼旁观”,无论你是像小米、OPPO这样的业界翘楚,还是像Google、TCL这样看似与手机硬件关系并不大的厂商。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底以前至少有19款可折叠手机即将推出市场。
此外,微软、索尼、Google、苹果等,均在可折叠手机上有所布局。而戴尔对于折叠屏路径也十分明朗,将在明年推出一款双屏幕 XPS 电脑。
然而由于其目前昂贵的价格和体验上的“局限性”,折叠屏手机在未来几年内注定是个小众市场。或许和三星W系列一样,折叠屏手机在短时间内只是高端商务人士彰显身份的标志。
要想获得更快更多的市场增长,丰富的App生态、以及随之而来的特殊场景设计便成为了关键。
从目前折叠屏手机应用场景来看,可折叠屏屏幕似乎只是一个手机平板二合一产品,大屏幕带来的优势场景体验在价格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同时,新兴品类带来的“不安全感”让很多用户仍处于观望状态。
3、强推可折叠手机 华为、三星图啥?
明知折叠屏手机目前在技术上并未完全成熟,为什么华为、三星还要强推呢?
因为两家各有打算。
对于三星来说,驱动其加速推出Galaxy Fold的,除了是要与对手华为争夺新技术制高点这个正面动机外,还有着不得已的负面原因——半年前测试中的“翻车”事件,在整个互联网舆论以及消费者群体中,对三星的形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多年来,三星一直是安卓阵营的佼佼者。而Galaxy Fold在测试中暴露的严重问题,却直接损害了三星“技术一流”的信誉。在华为加速赶超的背景下,三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技术困难、无论解决这些困难需要花费多大代价,它都必须尽快推出完善的产品。否则的话,三星就要在市场上坐实了技术“不如华为”的事实,长久而言甚至会陷入无法“翻身”的困境。强推Galaxy Fold并改变消费者认知,是三星目前较优的选择。
华为方面,主要是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并最终实现对三星的全面超越。可折叠技术给长期以来 “千机一面”的手机产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潮流。这种全新形态产品的出现,让全世界消费者都充满了期待。显然,谁能够在可折叠技术上率先拿出更受欢迎、销量更好的产品,谁就能够占据技术制高点,并据此获得可观的品牌溢价,打乱竞争对手的步伐、最终取得市场份额上的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明知折叠屏手机有技术难度,但华为、三星也必须强上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三星和华为在可折叠手机上的争夺,其实早已超出了手机领域。
展望未来,可折叠屏幕技术的应用,绝对不止限于手机,它还是可能是未来智能终端最合适的信息显示手段。
随着5G商用步伐的提速,以往在4G时代未能落地实现的IoT万物互联技术,即将迎来大发展。将来,无处不在的、海量的智能设备,将以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的网络形式,覆盖人们所有的生活场景。比如以可穿戴的形式,伴随人们的出行、娱乐、工作等,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智能体验,又或以智能家居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华为Mate X
Mate X对于华为来说,绝不只是一个更酷炫的、能折叠、具备5G功能的大屏产品而已,它还承载着华为IoT体系“超级入口”的重要角色。
Mate X可以看作是华为IOT硬件战略的进阶,它把之前的多设备IOT入口战略进行了整合,完成了对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耳机等分散设备的融合,成了一个新的“超级入口”。与之前华为的“1+8+X”IOT战略相比,Mate X要简单直接得多,也更有优势。 很显然,与传统手机+7、8个其他IOT设备相比较,用户将会更愿意与这种超级设备“待在一起”,以其为交互入口的IoT网络,也更容易融入于用户的生活场景中。
简而言之,可折叠屏技术的发展,将塑造未来智能设备的形态。而三星、华为之所以在可折叠手机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其着眼点绝不止于手机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可折叠手机的开发,掌握折叠屏硬件技术和软件之间的平衡关系,打造出合适的智能设备,并通过这些技术积累,将未来IOT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信息入口,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谁能依托可折叠技术打造出合适的智能设备,谁就能赢得5G + IoT未来。
华为、三星强推折叠屏手机,不仅仅是技术之争,更是未来之争。
来源:聚牛科技、PingWest品玩、驱动中国
买家指南
卖家指南
网站须知
关于我们
服务热线
400-8853-728
周一至周日:8:30-20:00 24小时在线客服
© 2012-2024
深圳市屏汇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30902000767
粤ICP备17031281号